SATA1.0理论传输速度为1.5Gbit/s
SATA2.0理论传输速度为3Gbit/s
SATA3.0理论传输速度为6Gbit/s
从2002年到现在,接口实现了从PATA到SATA的转变,但速度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。在SATA未能给速度带来多大提升的时候,SATA2应运而生,并带来了新的技术NCQ以及300MB/s的峰值带宽。到了2009年末,SATA3终于来了。作为新接口标准的SATA3.0,它的到来能否为硬盘带来新动向,压制日益发展的固态硬盘产品呢?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目前温彻斯特硬盘的构造。
硬盘内部结构详解
转速:硬盘通常是按每分钟转速(RPM,Revolutions Per Minute)计算:该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(带动磁盘)的转速,比如5400 RPM就代表该硬盘中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。
目前主流笔记本硬盘转速为5400RPM;台式机硬盘则为7200RPM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笔记本和台式机均有万转产品问世,但多用用于企业用户。
单碟容量:单碟容量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。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,而单碟容量就是指一个存储碟所能存储的较大数据量。目前在垂直记录技术的帮助下,单碟容量从之前80GB升级到500GB或者640GB,发展速度相当快。
硬盘单碟容量提高不仅仅可以带来总容量提升,有利于降低生产成,提高工作稳定性;而且单碟容量越大其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就越快。
硬盘结构示意图
平均寻道时间: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磁头到*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,单位为毫秒。
当单碟容量增大时,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,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,加快硬盘访问速度。